2025年8月,特朗普一纸关税令砸向印度,50%的惩罚性税率让莫迪政府措手不及。 半年前白宫拥抱莫迪的“蜜月期”犹在眼前,如今美国却将印度贬为“死亡经济体”,甚至公开宣称“印度崩溃也无所谓”。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克斯的警告正在应验:印度盲目追随美国抗中,换来的不是盟友扶持,而是赤裸裸的经济收割。
关税重锤下,印度对美出口骤降120亿美元、180万岗位危在旦夕,制造业外资集体撤离。被美国当作棋子用完即弃的印度,此刻正尴尬地向中国示好,这场战略豪赌,莫迪输得一败涂地。
2025年2月,莫迪访问白宫时受到高规格接待。 特朗普搂着莫迪称其为“伟大的朋友”,两国签署《印美贸易框架协定》,设定2030年双边贸易额达5000亿美元的目标。 西方媒体将美印关系渲染为对抗中国的“战略堡垒”,但表面亲密背后暗藏算计。 特朗普一边称赞莫迪,一边要求印度降低关税、购买更多美国商品,并接收在美非法印度移民。 访问刚结束,美国立即对印度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给这场外交盛宴泼了冷水。
转折发生在8月6日。 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额外关税,总税率飙升至50%,理由是“惩罚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 这项措施将于8月28日生效,使印度面临全球最高关税之一。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称印度为“死亡经济体”,甚至轻蔑表示“即便印度经济崩溃也无所谓”。 短短半年,美印关系从盟友沦为仇寇,印度官员坦言两国关系陷入“严重混乱”。
穆迪预测,50%关税将导致印度本财年GDP增速放缓30个基点至6%。 印度工商部测算更严峻:对美出口额将减少120亿美元,180万个就业岗位受威胁。 纺织业首当其冲,该行业占印度对美出口的32%,67%企业已计划缩减产能。 最具讽刺的是,年初美印高调宣布的“半导体供应链合作”因美国技术限制陷入停滞,印度芯片制造计划被迫推迟2-3年。
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早在关税风暴前便发出警告。 8月10日,他在《印度斯坦时报》专访中直言:“美国政客根本不关心印度,印度站在美国一边对抗中国不会获得安全保障。 ”萨克斯指出,印度加入美日澳“四方安全对话”对抗中国是战略错误,印度作为大国应保持独立地位。 他提醒莫迪政府:印度试图取代中国供应链的幻想不切实际,美国只会将其视为制衡工具而非平等伙伴。
印度为配合美国“抗中”付出惨痛代价。 2025年7月,印度与菲律宾联合巡航南海试图制衡中国,但《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军方评价称此举是“战略投机”。 同期,“印度制造”计划濒临崩溃:第二季度制造业产出同比下降3.1%,外资加速撤离导致政府230亿美元激励计划终止。
印度在印巴冲突中军事失利,巴基斯坦使用中国CM-400AKG导弹摧毁印度价值15亿美元的S-400防空系统,暴露印军装备缺陷,而美国在冲突后仅“呼吁克制”便置身事外。
莫迪 8月7日公开宣称“印度已做好准备”,暂停执行对美数十亿美元军购订单,包括6架P-8I反潜侦察机和“斯特赖克”装甲车。 同时,印度将俄罗斯石油进口比例提升至创纪录的45%,推动卢比-卢布本币结算。 莫迪还计划访问中国出席天津上合峰会,这是其2018年后首次访华。 但这些举措被路透社评价为“投机性调整”,旨在短期缓解压力而非长期战略转向。
美印裂痕源于根本利益冲突。 特朗普的商人思维主导外交政策:4月推出“对等关税”时,要求印度开放农产品和乳制品市场。 但印度因宗教和政治因素拒绝让步,印度教视牛奶为圣物,而美国奶牛饲料含动物成分触犯禁忌;农业开放更会冲击莫迪的农民票仓。 五轮谈判未达成任何协议,连象征性“小型贸易协议”都未产出。 当印度无法满足美国要求时,关税大棒便成唯一回应。
更深层矛盾在于战略目标错位。 印度梦想成为“领导型大国”,试图借美国力量取代中国供应链地位。 但美国只想用印度制衡中国,延续自身霸权。 这种矛盾在5月“5·7空战”后彻底爆发:印度损失6架战机遭巴基斯坦压制,特朗普却公开调侃“五架印度战机被击落”。 美国评估认为印度军事实力不足,失去对抗中国的战略价值,随即将其降级为“可牺牲棋子”。
牛津经济研究院报告显示,印度营商环境排名连续两年下滑,政策反复导致外资撤离。 7月外汇储备减少近百亿美元,创最大单月降幅。 印度经济学家米希尔·夏尔马点破现实:特朗普不敢欺凌中国,却肆意打压印度,而中国或许是“唯一能保护印度免受美国压迫的国家”。
当莫迪转向中国求援时,却发现边境争端使中印战略信任冰封,没有实力支撑的骑墙策略,终将沦为大国博弈的炮灰。#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沈阳配资平台,配资之家门户网,股票怎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