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用关税威胁压出来的和平,究竟能有多牢固?
7月28日在吉隆坡,在美国的注视下,泰国和柬埔寨签下了停火协议。
仅仅七天之后,8月4日,泰国士兵的军靴就再次踏入了争议地区,在柬埔寨的安塞强行铺设铁丝网。
和平的墨迹尚未干透,坦克的履带印已经覆盖其上。
这场风波远非两个邻居间的边界摩擦那么简单。
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曼谷文官政府与军方的撕裂,也折射出金边洪森家族为巩固权力而点燃的边境之火。
当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与边境线上的炮火交织,当美国的经济施压与中国的幕后斡旋同时登场,所有人都明白,第二轮谈判在开始之前,其实已经写好了结局。
这盘棋的棋手,早已不只是桌前的泰柬两国。
一份墨迹未干的协议与两百米带刺的铁丝网
8月4日,吉隆坡停火协议签署后的第七天。
柬埔寨国防部发言人玛丽淑洁达召开了一场紧急记者会,向世界展示了一段航拍画面。
画面中,大约三十名全副武装的泰国士兵,正旁若无人地在柬埔寨安塞地区架设闪着寒光的铁丝网。
柬埔寨边防部队上前交涉,得到的答复是“执行边界加固任务”,拒绝撤离。
短短两小时,约两百米的隔离网拔地而起。
柬埔寨国防部随即发出措辞激烈的通报,称这是对停火协议的“粗暴践踏”。
更耐人寻味的是,事件发生后,泰国军方选择了沉默,并关闭了边境沟通热线。
这并非一次意外或擦枪走火。
根据柬埔寨军方的内部报告,停火协议生效后,泰国不仅没有撤兵,反而向边境增派了十五辆坦克。
这二百米铁丝网,与其说是边界工事,不如说是一份写给谈判对手的战书。
它清晰地表明,吉隆坡的签字仪式不过是权宜之计,桌上谈不拢的,还是要靠枪杆子来拿。
这份被轻易撕毁的协议,本就是美国强力介入的产物。
7月下旬,在双方交火最激烈时,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声,威胁若24小时内不停火,将对两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
柬埔寨的服装业和泰国的农产品都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经济命脉被扼住,双方才迅速坐到了谈判桌前。
但这种外部高压催生的和平,从一开始就根基不稳。
曼谷的“通话门”与金边的“权力局”
要理解泰国军方为何敢于公然撕毁协议,就必须看懂其国内的政治乱局。
冲突升级前,一场“通话门”事件早已在曼谷掀起巨浪。
时任总理候选人佩通坦与柬埔寨前首相洪森的一段私人通话录音被泄露,录音中佩通坦对本国军方的批评,让他陷入了巨大的政治漩涡,并最终被暂停总理职务。
这起事件让泰国军方与文官政府的裂痕彻底公开化。
军方认为尊严受损,急需一次强硬的对外行动来重塑权威,并迎合国内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
一份民调显示,超过六成的泰国民众支持军方“维护国家尊严”。
于是,边境的军事行动,成了军方向国内展示力量、向政敌施压的最佳舞台。
而在湄公河的另一边,柬埔寨的洪森家族也在打着自己的算盘。
新上任的首相洪玛奈,面对的是经济增长放缓、诈骗园区丑闻缠身等一系列棘手问题。
这位有着欧美留学背景的新领导人,其执政根基尚不稳固。
在这种背景下,挑动与泰国的边境争端,就成了一招转移国内矛盾、凝聚人心的棋。
洪森主动泄露与佩通坦的通话录音,本意是制造一场可控的外部危机,来巩固儿子的权力。
但局势的发展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料,一场原本计划中的“小摩擦”,失控成了真枪实弹的炮战,给自己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关税威胁下的“美式调停”与上海会谈的“中式身段”
当泰柬边境炮火连天时,大国的身影开始浮现。
美国的介入方式简单粗暴——直接用关税威胁。
这一招直击要害,迅速迫使双方停火,也让美国在东南亚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在吉隆坡的停火协议发布会上,泰国代理总理普坦甚至公开感谢特朗普的“调解”,场面颇为尴尬。
这与其说是调停,不如说是一次毫不掩饰的经济胁迫。
在同一个发布会上,柬埔寨方面感谢的却是中国。
中国的介入方式与美国截然不同。
冲突升级后,中国外长王毅密集与东盟国家外长通话,反复强调应维护“东盟说了算的地区安全机制”。
中国没有直接跑到前台发号施令,而是在7月30日,于上海低调组织了一场中柬泰三方非正式会晤,推动双方遵守停火共识。
一个高调施压,一个低调斡旋。
一个用经济大棒,一个强调地区框架。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反映了中美在处理地区问题上的根本思路差异。
美国追求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和自身影响力的彰显,而中国则更倾向于支持地区组织,通过幕后沟通来化解矛盾,寻求更具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
百年古寺的旧怨,与F-16也无法烧尽的根源
无论大国如何博弈,都无法抹去一个根本事实,泰柬冲突的根源,深埋在历史的尘埃里。
核心症结是柏威夏寺及其周边土地的主权归属。
这颗由法国殖民者在1907年随意划定边界时埋下的雷,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被反复引爆。
1962年海牙国际法院的裁决,也未能让泰国彻底信服。
历史的旧怨,加上现实的利益——据称争议地区地下蕴藏着稀土矿——让这片土地成了不折不扣的火药桶。
7月24日的冲突,是近十年来最激烈的一次。
泰国出动F-16战机轰炸柬埔寨指挥部,柬埔寨则用火箭炮还击,造成包括一名八岁儿童在内的平民死亡。
冲突在短短五天内,就导致超过四十五人丧生,十三万平民流离失所。
这一切都让8月5日在吉隆坡开始的第二轮谈判,显得像一场闹剧。
谈判桌的一边,是坚持将争议提交国际法院的柬埔寨;另一边,是主张双边解决的泰国。
桌子外面,是泰国军方刚刚拉起的铁丝网,和边境线上新增的坦克。
当13万难民依然蜷缩在临时帐篷里躲避可能随时飞来的流弹时,他们或许最能明白,停火协议可以在一夜之间签署,但真正的和平,需要穿越殖民时代投下的漫长阴影。
沈阳配资平台,配资之家门户网,股票怎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